适合的服务器备份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备份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减少对服务器资源和网络带宽使用的影响,从而保证数据安全,并在灾难发生后尽可能快速地恢复数据。
以下是一些服务器备份方法,以及一些可操作的服务器备份建议:
1. 完全备份
完全备份包含所有需要备份的文件夹和文件。完全备份就是指对某一个时间点上的所有数据或应用进行的一个完全拷贝。实际应用中就是用一盘磁带对整个系统进行完全备份,包括其中的系统和所有数据。
这种备份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用一盘磁带,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因此大大加快了系统或数据的恢复时间。
不足之处在于,各个全备份磁带中的备份数据存在大量的重复信息;另外,由于每次需要备份的数据量相当大,因此备份所需时间较长。
2.增量备份
增量备份是指在一次全备份或上一次增量备份后,以后每次的备份只需备份与前一次相比增加和者被修改的文件。 例如:假设在星期一进行了完整备份,则可以在星期二执行增量备份以备份自星期一以来已更改的文件。 在星期三,对自星期二以来已更改的文件执行另一次增量备份。
这种备份方式最显著的优点就是:没有重复的备份数据,因此备份的数据量不大,备份所需的时间很短。
但增量备份的数据恢复是比较麻烦的。您必须具有上一次全备份和所有增量备份磁带(一旦丢失或损坏其中的一盘磁带,就会造成恢复的失败,则无法完成数据恢复),并且它们必须沿着从全备份到依次增量备份的时间顺序逐个反推恢复,因此这就极大地延长了恢复时间。
3.差异备份
差异备份,介于“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之间。是指在一次全备份后到进行差异备份的这段时间内,对那些增加或者修改文件的备份。在进行恢复时,我们只需对第一次全备份和最后一次差异备份进行恢复。
举例来说,在星期一,网络管理员按惯例进行系统完全备份;在星期二,假设系统内只多了一个资产清单,于是管理员只需将这份资产清单一并备份下来即可;在星期三,系统内又多了一份产品目录,于是管理员不仅要将这份目录,还要连同星期二的那份资产清单一并备份下来。如果在星期四系统内有多了一张工资表,那么星期四需要备份的内容就是:工资表+产品目录+资产清单。
差异备份在避免了另外两种备份策略缺陷的同时,又具备了它们各自的优点。首先,它具有了增量备份需要时间短、节省磁盘空间的优势;其次,它又具有了全备份恢复所需磁带少、恢复时间短的特点。系统管理员只需要两盘磁带,即全备份磁带与灾难发生前一天的差异备份磁带,就可以将系统恢复。
4.镜像备份
基于映像的备份允许创建整个系统(一个或多个分区)的完整磁盘备份,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与之关联的所有数据,而不仅仅是文件和文件夹。 备份保存为称为“图像”的文件。
当您需要恢复整个系统时,镜像备份是最快的恢复选项。 它在灾难恢复方面非常有效。 可以选择将整个服务器恢复到与新服务器完全相同的状态,即使服务器具有不同的硬件。 还可以从基于映像的备份中恢复单个文件,而无需恢复整个系统。 备份图像可以保存到各种不同的媒体,为您提供额外的备份副本。